荃灣線為當時四條規劃路線之一,為第二條通車路線,但曾經多次作路線上的修改。
早在早期系統,荃灣線只由荃灣西通往太子,在「修正早期系統」後,改由荃灣至太子,
1982年5月10日,荃灣至荔景站一段首先通車。同月17日,正式取代了修正早期系統,
修正早期系統改終點站為油麻地,及正式更名為觀塘線。
荃灣線亦是在地鐵系統中擁有最多轉線站的一線,所以荃灣線非常繁忙。
而且在多條支線中,車站改名最多的一線。
荃灣線車站一覽
以下是各站的簡介 :
荃灣 Tsuen Wan
TSW
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,為荃灣線下行終點站。
該站因為鄰近市中心的巴士總站,故此為該站帶來不少人流。
本站以北為荃灣地鐵車廠,原計劃為荃灣西站。
大窩口 Tai Wo Hau
TWH
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。附近並沒有任何比較大型的建設以及廣場,
故此人流應為全地鐵中最少的一站。
葵興 Kwai Hing (初建議名:葵涌)
KWH
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。此站為架空車站之一,
因鄰近葵興邨而名為「葵興」站,因附近多為工廠,所以人流一般。
葵芳 Kwai Fong (初建議名:垃圾灣)
KWF
因鄰近鄰近葵芳邨而名為「葵芳」站,鄰近有多個商場廣場及巴士總站,
所以此站人流尚多。
茘景 Lai King
LAK
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。此站為東涌線與荃灣線的轉線站,
故此不少人在此站轉乘東涌線往返東涌、港島線各站。
美孚 Mei Foo (原名:荔灣)
MEF (初建議名:荔枝角)
於1982年5月17日啟用。因美孚新邨的落成,而取名為美孚。
該站與西鐵站連接,所以人流穩定。
荔枝角 Lai Chi Kok
LCK (原建議名:長沙灣)
於1982年5月17日啟用。鄰近工廠及多個屋苑,但真正的荔枝角並不在此,
而是在美孚站所在的地處,所以原建議名較為準確。人流只屬一般。
長沙灣 Cheung Sha Wan
CSW (原建議名:蘇屋)
於1982年5月17日啟用。此站鄰近蘇屋邨,所以原建議名取名「蘇屋」。
昔時在附近有工廠大廈,所人流穩定,但在政府清拆後,
該站人流不太穩定。
深水埗 Sham Shui Po
SSP
於1982年5月17日啟用。鄰近不少批發市場及商場/廣場,
所以此站人流非常多。
太子 Prince Edward
PRE
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。受渠務的影響,昔日此站傳來陣陣「異味」。
但隨著加設幕門,此陣味已經大減,但其臭味卻留在管道內,不能消散。
為荃灣線與觀塘線第一個轉車站,故人流亦非常多。
旺角 Mong Kok (原名:亞皆老 Argyle)
MOK
於1979年12月31日啟用,是修正早期系統在九龍區最後一個落成的車站。
因為鄰近各大廣場以及在旺角的中心地帶,所以使用率一整天也是非常高。
油麻地 Yau Ma Tai
YMT (原名:窩打老 WaterLoo)
於1979年12月31日啟用,1982年4月26日起成為觀塘線的終點站。
由於不就近的購物廣場,所以人流不算多。
佐敦 Jordan
JOR
於1979年12月31日啟用,鄰近為酒店及廣場,人流尚算穩定。
尖沙咀 Tsim Sha Tsui
TST
於1979年12月31日啟用,位於尖沙咀的最中心位置,
而且鄰近有非常多廣場及博物館,人流極盛。
金鐘 Admiralty
ADM
於1980年2月12日啟用,這是荃灣線及港島線的第一個轉線站,
所以常常出現「樽頸」的清況,人流非常多。此站月台的彎度比其他站大,
所以月台空隙亦比較大。
中環 Central (原名:遮打 Chater)
CEN
於1980年2月12日啟用,為荃灣線在港島線上行的終點站,
中環站在中環商業中心點,所以人流非常多。
MTR之今昔 ver1.0
Design by KC @KC PlacE